朱鸝棲息於低海拔山區,喜愛在闊葉林內活動,大多單獨或成對出現,在台灣為稀有的留鳥。以昆蟲、果實和漿果為主食。繁殖期為4至7月,雌鳥每次產卵2至3枚,孵化期約14天。幼雛於巢中的時間不長,毛未長齊即離巢,親鳥於離巢後仍會在巢外餵食,直到幼鳥獨立。
因為朱鸝美麗的外觀,生存威脅主要來自於人類的獵捕,瑢年保育觀念較普及,朱鸝的野外族群漸漸恢復中,春天是配對期,經常可聽見牠們的鳴聲,不會形容,不是很悅耳但獨特,這也是較容易發現牠們的季節。
體長約25cm算是中型鳥類,雌雄鳥的羽色略有不同,雄鳥喙鉛色,虹膜白色,頭、頸、上胸及翼為黑色,其餘部分皆為鮮朱紅色,腳鉛色;雌鳥的羽色類似雄鳥,但胸及腹雜有白色羽毛及黑色縱斑,這次拍到的畫面大多為母鳥,幸好有一些是公鳥,如果要看幼鳥的話,請參閱之前在宜蘭仁山植物園的紀錄。
2024年3月27日 星期三
2022年5月24日 星期二
2021年10月13日 星期三
坪林藍腹鷴.Swinhoe's Pheasant@Pinling.2021/03/25
坪林藍腹鷴家族在在地鳥友長久的經營下,成了大雪山之外的另一個知名鳥點,地勢較平坦,許多時候的光線條件也比大雪山好,是拍攝藍腹鷴的極佳地點。
據個人觀察,藍腹鷴大約在8、9月時換羽,11月至6月算是羽色較美的時期,從年底到整個春季常能見到公鳥臉部肉垂膨大的發情現象,也常能見到像僵屍舞般誇張的求偶行為,是很好的拍攝題材。
據個人觀察,藍腹鷴大約在8、9月時換羽,11月至6月算是羽色較美的時期,從年底到整個春季常能見到公鳥臉部肉垂膨大的發情現象,也常能見到像僵屍舞般誇張的求偶行為,是很好的拍攝題材。
2021年1月16日 星期六
首拍小綠鳩.Black-chinned Fruit-Dove@Taichun.2020/11/19
小綠鳩在台灣是罕見的留鳥,一般只分佈在南台灣屏東、墾丁一帶,屏東科技大學及墾丁近年均有穩定紀錄,其他地方如宜蘭、台東、蘭嶼等地則有零星出現的紀錄,此次出現在台中都會公園的是母鳥,持續了一陣子,還好有趕上末班車。
小綠鳩又名黑頦果鳩,描述的就是在下嘴基附近有黑色的斑塊(此次拍攝的個體這部分並不是很明顯),雌雄外形有些差異:雄鳥頭頂至額、頰、喉、前頸和頸側、上胸部灰白色;後頭部至頸背、背部、尾羽綠色,其中背部具橙黃色光澤。上胸部和下胸部之間具暗褐色橫帶;下胸部至腹部為淡綠色,尾下覆羽紅色。雌鳥頭至頸部、胸部略帶綠色,額至頭頂灰綠色,其他部分和雄鳥相似.學名:Ptilinopus leclancheri。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