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2024桌曆. Calendar 2024



做個年曆賀個節,選16:9的比例可以當電腦桌布,2560*1440,2K的螢幕是可以用的(為了觀看效果,圖片設定以1200*675顯示,實際尺寸是2560*1440),4K就抱歉了……因為我的螢幕只有2K及FullHD的,今日才動工很趕,圖片隨便選選,沒啥主題,本來想放今年在三峽所的,物種選擇困難,就加些今年在其他地方拍的,如果有裁不出畫面的問題,再回頭找這個物種的更早期照片,結案。

























2023年12月29日 星期五

山紅頭.Rufous-capped Babbler.2023



山紅頭是平地淺山地區很普遍的鳥類,不過生性隱蔽,不易見,善鳴,一種鳴聲為漸上揚的「嘟.嘟.嘟~~」,另一種鳴聲為短促的「救急-」,有著傳統畫眉科的特性,對鳥音反應明顯,出現時動作相當迅速,不易拍攝,常與其他畫眉科鳥類(如小彎嘴畫眉頭烏線繡眼畫眉綠畫眉等)混群。

頭頂栗紅色,身體欖褐色,喉部有黑細紋,雌雄外型無差異,以昆蟲、漿果為食,雜食性,學名:Cyanoderma ruficeps




















2023年12月23日 星期六

三峽野鴝.Siberian Rubythroat@Sanxia.2023





野鴝的紅喉嚨很特別,個人第一次見到野鴝應該是在草屯烏溪河岸,那時候還沒開始拍鳥,其實也不算開始賞鳥,看到鳥的當下還不認識牠,回家查圖鑑才確認的。之後也沒啥機會見到,初拍鳥時是用 Olympus E300 轉接 Nikkor 300/4,那時關渡有一羽被人餵乖的個體,去朝聖才獲得個人的首拍,畫質當然不OK,純紀錄。

之後野柳拍攝秋過境,見到的機會也稍多,而後大園、三坑都曾有有固定的度冬個體,就能拍得較盡興了。

三峽溪邊蠻常可以聽見野鴝的鳴聲,也曾努力去培養感情,但僅得到遠遠的身影,也因為離家較遠,也沒機會繼續經營……

最近因為工作的關係,竟然在家附近的田區發現鳴聲,就抽空去試試,初期雖然很害羞,但能見到就有機會,經過幾次的努力,終於穩定下來,定後才敢去稍微更動無台環境(原本背景是水管,找了姑婆芋的葉子遮掉,我是不會去弄什麼花花草草之類的啦,就是交朋友補充牠的體力而已,近日冷氣團來襲,對食物需求大增的牠可以大方現身了。

又名紅喉歌鴝、紅點頦,全長14~16公分。全身為棕褐色,有一條白色眉線與一條白色顎線,雄鳥:喉部為橙紅色,雌鳥:喉白色,過眼線黑褐色,不過也聽過有人說母鳥也有可能有紅喉,還是有個體差異的,這就需要等待更多的資料來確認了。在台灣為冬候鳥,喜歡在離水不遠的茂密草叢環境,主要在地面活動,善鳴,有領域性,學名:Calliope calliope
































2023年11月29日 星期三

魚鷹.Osprey.2023



魚鷹是一種大型猛禽,身長約56-62公分,翼展約147-169公分。牠們以魚類為食,抓到獵物後會攜至高處或河灘上進食。魚鷹在台灣以冬候鳥為主,但夏季仍有少部分個體會滯留在台灣,不過目前尚未有確切的繁殖紀錄。在台灣在各大水域都有機會觀賞到魚鷹出沒,近幾年新店灣潭曾有人在河岸架設黑網並於河道中以魚為誘,讓攝影者得以用極佳的角度拍攝魚鷹衝水抓魚的精彩鏡頭,然經他人檢舉以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究辦後就中止了這種行為,不過從廣興到灣潭這片水域仍然是魚應在台灣的度冬重要棲地,能見度還是相當高的,不過大多在天空高飛,偶爾的衝水抓魚也大多在遠處進行……

魚鷹有固定地點育雛的習性,國外有不少學術研究架設即時影像,有興趣的朋友在春夏時節都能看得到(拜網路方便之賜),魚鷹是隼形目鶚科的猛禽,只有魚鷹這一種,又名鶚(音「惡」),學名:Pandion haliaetus

這是在廣興拍的,拍攝時間不長,沒能見到抓魚的畫面。














2023年10月30日 星期一

三趾鷸.Sanderling@Dayuan.2023



三趾鷸是鷸科中羽色最白的(冬羽),一般鳥類會有4趾,而三趾鷸只有3趾,所以用此命名(這和棕三趾鶉的命名相同理由的),通常只在沙灘出現,不易在水田環境見到牠的身影,漲潮時則與黑腹濱鷸、東方環頸鴴、鐵嘴鴴等混群休息,退潮時會飛回灘地覓食,覓食時不甚懼人,習慣沿潮水線覓食的牠們,在動線上容易預測,找到適合等待的點位就很容易拍攝牠們的身影,不過牠們覓食的動作頗快,快門得設快一些才能拍得較佳的畫質。學名:Calidris al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