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 星期五

藪鳥.Steere's Liocichla.2025



藪鳥 (學名:Liocichla steerii),又稱黃胸藪眉,是台灣特有種的鳥類,因其喜愛在濃密的灌叢或草叢中活動而得名。牠們是台灣中海拔山區森林中常見的鳥種,以其獨特的行為和響亮的鳴聲而聞名。全長約17公分,全身大致呈橄欖綠色,眼先有一塊顯眼的橙黃色斑塊,常被賞鳥人士戲稱為「美人痣」。牠們嘴巴細長略向下彎,翼短,不善於長距離飛行。

主要棲息於台灣中海拔(約海拔1000至2500公尺)的針葉林、闊葉林及混生林中,尤其偏好林下濃密的灌叢和草叢,也常在林道旁的坡地或邊緣活動。冬季時有降遷現象,會移動到較低海拔的淺山地區。雜食性,食性廣泛。牠們主要攝取昆蟲、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果實和種子。在食物來源減少的冬季,牠們也會取食遊客遺棄的人造食物,是有名的中海拔「垃圾鳥」(高海拔為金翼白眉)。鳴聲嘹亮,雄鳥常發出「嘰- 嘰.嘰~」或「機酒兒~」的鳴唱聲,尖銳卻圓潤。雌鳥則會以「啾啾啾啾⋯⋯」回應,形成有趣的二重唱。鳴聲多變,警戒、對峙、逃跑、危困以及幼鳥乞食的鳴聲均有不同。

ChatGPT怎麼也畫不出比較像樣的藪鳥圖鑑圖,所以就不放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