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枕藍鶲 (學名:Hypothymis azurea) 以其雄鳥鮮豔的藍色羽毛和頭後明顯的黑色斑塊而得名;相較於雄鳥,雌鳥的顏色較為黯淡,頭部呈灰藍色,背部和尾羽大致為灰褐色,雌鳥的頭後和胸前沒有黑色斑塊和黑色橫帶,鳴聲清脆宏亮,常發出連續的「回、回、回...」或「唧嘰嘰 唧嘰嘰...」的哨音。。在台灣,牠們是常見的留鳥。
主要分布於台灣中低海拔山區的次生林地、闊葉林、雜木林、果樹林或竹林。以昆蟲(如小型無脊椎動物、飛蟲、蜘蛛)為食。常與其他小型鳥類(如繡眼畫眉、小彎嘴畫眉、山紅頭、粉紅鸚嘴)形成混合鳥群一起覓食。飛行技巧高超,常見攻擊巢區附近停棲的猛禽。
照例放上AI生成圖(僅供參考,部分細節可能無法符合正確的形態特徵),對AI生成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AI生成圖鑑(以 ChatGPT、Manus 為例)
Alder's Bird-watching Notes
Nikon D7200 + AF-I Nikkor 300/F2.8 or AF-S 200-500/F5.6
2025年7月12日 星期六
2025年7月10日 星期四
紅胸啄花.Fire-breasted Flowerpecker.2025
紅胸啄花 (學名:Dicaeum ignipectus) 為台灣特有亞種鳥類,體型9㎝非常迷你(全台第二小,僅大於綠啄花),雄鳥頭部及背面呈帶有藍色光澤的近黑綠色,喉部至上胸部有顯眼的橙紅色斑塊,這是牠們名字的由來。下胸、腹部及尾下覆羽為淡黃褐色,胸腹中央還有一道藍色縱帶(底下的AI圖沒有畫出來)。雌鳥相對樸素,全身以橄欖綠色為主,背部略帶藍色光澤,腰部及尾上覆羽呈淡黃色,腹面米黃色,脇部較黃且略帶藍色(與緣啄花十分相似)。
主要棲息於台灣海拔1,000至2,500公尺的山地森林,偏好樹木高大、樹種多樣化的原始森林。牠們是普遍的留鳥,但在冬季會降遷至較低海拔區域,最低曾見於海拔300公尺處。紅胸啄花主要以果實為食,特別喜愛桑寄生科植物 (Mistletoes) 的果實也會吸食花蜜、花粉(啄花之名的由來)及捕食小型昆蟲。鳴聲為細緻短促,節奏輕快的金屬鳴叫聲。
紅胸啄花與桑寄生植物之間存在著重要的互利共生關係,紅胸啄花在食用桑寄生果實後,會排出含有種子且黏性強的糞便。牠們會將糞便排出或擦拭在樹枝上,這無形中幫助桑寄生傳播種子到新的樹木上。這種特殊的傳播方式,使得桑寄生能夠在高大的樹木上生長。
照例放上AI生成圖(僅供參考,部分細節可能無法符合正確的形態特徵),對AI生成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AI生成圖鑑(以 ChatGPT、Manus 為例)。
※指令:『請依這張紅胸啄花(Dicaeum ignipectus)的照片生成手繪圖鑑風格的圖片,精準各器官的部位比例並正確描繪花紋形狀及顏色,勿標示文字,注意牠胸前的斑塊為有漸層的橘紅色,上半身的藍黑色是帶有金屬光澤的』
較早生成的,不管是ChatGPT還是Manus,胸前的橘紅色斑塊沒有做漸層處理,看起來就是很不像……
主要棲息於台灣海拔1,000至2,500公尺的山地森林,偏好樹木高大、樹種多樣化的原始森林。牠們是普遍的留鳥,但在冬季會降遷至較低海拔區域,最低曾見於海拔300公尺處。紅胸啄花主要以果實為食,特別喜愛桑寄生科植物 (Mistletoes) 的果實也會吸食花蜜、花粉(啄花之名的由來)及捕食小型昆蟲。鳴聲為細緻短促,節奏輕快的金屬鳴叫聲。
紅胸啄花與桑寄生植物之間存在著重要的互利共生關係,紅胸啄花在食用桑寄生果實後,會排出含有種子且黏性強的糞便。牠們會將糞便排出或擦拭在樹枝上,這無形中幫助桑寄生傳播種子到新的樹木上。這種特殊的傳播方式,使得桑寄生能夠在高大的樹木上生長。
照例放上AI生成圖(僅供參考,部分細節可能無法符合正確的形態特徵),對AI生成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AI生成圖鑑(以 ChatGPT、Manus 為例)。
※指令:『請依這張紅胸啄花(Dicaeum ignipectus)的照片生成手繪圖鑑風格的圖片,精準各器官的部位比例並正確描繪花紋形狀及顏色,勿標示文字,注意牠胸前的斑塊為有漸層的橘紅色,上半身的藍黑色是帶有金屬光澤的』
較早生成的,不管是ChatGPT還是Manus,胸前的橘紅色斑塊沒有做漸層處理,看起來就是很不像……
2025年7月7日 星期一
棕噪鶥(竹鳥).Rufous Laughing Thrush.2025
台灣棕噪鶥(俗稱竹鳥)學名是 Dryanastes poecilorhynchus ,近年提昇為台灣的特有種。 以往歸類在畫眉科中,但最近畫眉科訂正頗大,目前歸類於噪眉科,通常棲息在森林中下層和灌叢地區,並以昆蟲、小型無脊椎動物、果實、種子和嫩芽為食,幾乎躲藏在地面層的濃密灌叢中,不易現身。主要以昆蟲、小型無脊椎動物、果實與種子為食。分布在海拔 500–2,800 公尺的中高海拔山區,常成小群(3–10 隻)或混群與其他畫眉鳥一起活動。
體型稍大,約 26–28 釐米(公分),看似較結實略胖,尾羽長,全身棕紅色,眼周有藍色的裸皮,鳴聲變化豐富,響亮而帶有金屬音色,常發出「吱吱—啾啾—」等多變音節(這個鳴聲很難形容)。
照例放上AI生成圖(僅供參考,部分細節可能無法符合正確的形態特徵),對AI生成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AI生成圖鑑(以 ChatGPT、Manus 為例)。
體型稍大,約 26–28 釐米(公分),看似較結實略胖,尾羽長,全身棕紅色,眼周有藍色的裸皮,鳴聲變化豐富,響亮而帶有金屬音色,常發出「吱吱—啾啾—」等多變音節(這個鳴聲很難形容)。
照例放上AI生成圖(僅供參考,部分細節可能無法符合正確的形態特徵),對AI生成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AI生成圖鑑(以 ChatGPT、Manus 為例)。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