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秧雞是遷徙性動物,冬季在東非洲和南亞過冬。在台灣的出現紀錄較為罕見,往年偶爾會在野柳短暫出現,個人也在大園紀錄過一次(2021)。根據台灣鳥類誌的紀錄,小秧雞在台灣的出現地點包括台北市、新北市、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等。這次在竹北溪邊被鳥友們發現,算是新的出現地點。(這條溪流也曾出現過東亞秧雞,看來也是秧雞類喜愛的棲地)
小秧雞體長 16—18 cm,重約 35.4 克,翼長約 84.4 ㎜,嘴峰長約 17.4 ㎜,喙寬度約 2.4 ㎜,喙厚度約 4.8 ㎜,跗蹠長約 25 ㎜,尾長約 32.2 ㎜,形態為棕色上體,帶有一些白色斑點,臉部和下體為藍灰色。後側面有黑白條紋。牠們有綠色的腿,長趾,以及一個帶有條紋的短尾巴,學名:Zapornia pusilla。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2025年2月9日 星期日
2025.花鳥季開鑼.Cherry Blossom and Birds
每年春季櫻花盛開季節,站在花下就能等拍櫻花與飛羽的合照,畫面美不勝收。近年台灣種植櫻花的社區、公園相當普遍,可以拍花鳥圖的地點也愈來愈多,台灣本土的緋寒櫻原本就十分美麗,近更多了不少與日本引進或與之雜交的品系,在花團錦簇上更添顏色,也因為關心的人多了,這些櫻花品系漸漸有了較多的介紹,依花期來看,寒櫻(又名三色櫻)、河津櫻是較早開花的,接著就是台灣的山櫻花(緋寒櫻,也是寒櫻的一個品系),再接著就是中正紀念堂的大漁櫻、八重櫻之類的,然後武陵農場的粉紅佳人等也接著上場,霧社櫻的花期大概也是這時候,其他昭和櫻、吉野櫻等就以後了解較多時再介紹。
自從不在台北市工作後,只能就近在三峽台北大學及北大特區內找合適的花鳥拍攝點,人懶就主要在住家社區周邊拍攝過過癮。
自從不在台北市工作後,只能就近在三峽台北大學及北大特區內找合適的花鳥拍攝點,人懶就主要在住家社區周邊拍攝過過癮。
2025年2月3日 星期一
黑頭文鳥.Chestnut Munia.2025
黑頭文鳥是台灣產的文鳥(黑頭文鳥、白腰文鳥、斑文鳥三種)中最少見的,羽色栗紅,黑頭、黑腹,嘴喙銀灰色,常成群活動,喜歡在草生地、草坪、沼澤和稻田中覓食。它們會與其他鳥類成群覓食,特別是斑文鳥。
主要食草籽,但也會吃小昆蟲,繁殖季節通常在春季,雄鳥會展示出美麗的羽毛,以吸引雌鳥,巢位通常是在低矮的灌木叢中,或者在密草叢等遮蔽良好的地方,以保護蛋和幼鳥,巢材以草莖、樹枝和其他植物材料為主。在東南亞、印度的族群數量相對豐富,台灣野外的黑頭文鳥,應有部分是從這些地區移入的放生鳥。
黑頭文鳥在台灣的能見度遠低於斑文鳥及白腰文鳥,目前是台灣第三級保育類動物。學名:Lonchura atricapilla。
主要食草籽,但也會吃小昆蟲,繁殖季節通常在春季,雄鳥會展示出美麗的羽毛,以吸引雌鳥,巢位通常是在低矮的灌木叢中,或者在密草叢等遮蔽良好的地方,以保護蛋和幼鳥,巢材以草莖、樹枝和其他植物材料為主。在東南亞、印度的族群數量相對豐富,台灣野外的黑頭文鳥,應有部分是從這些地區移入的放生鳥。
黑頭文鳥在台灣的能見度遠低於斑文鳥及白腰文鳥,目前是台灣第三級保育類動物。學名:Lonchura atricapilla。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