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der's Bird-watching Notes
Nikon D7200 + AF-I Nikkor 300/F2.8 or AF-S 200-500/F5.6
2018年9月30日 星期日
三坑大冠鷲(蛇雕).Crested Serpent-Eagle@Taoyuan.2018/05/06
大冠鷲是台灣常見翺翔於天空的猛禽,靠上昇的熱氣流盤旋在空中並不常拍動翅膀,飛行速度緩慢,以青蛙、蛇、蜥蜴、鼠類等為食,繁殖季時常兩兩成對或小群在天空迴旋飛翔,鳴聲猶如「回.回.回悠~~」,為台灣體型第二大的猛禽(僅次於熊鷹),具有明顯的頭冠,除在天空滑翔外,亦喜停棲在視野良好之枯木或電線桿上,可觀察地面隨時出擊捕捉獵物,停棲點具有偏好性易於定點觀察。似乎無獨佔領域的特性,經常有不同的猛禽出現在牠們的領域內,也常被藍鵲、大卷尾等追趕(第一張就看得到大卷尾在攻擊牠),性情溫和到不像猛禽呢!學名:
Spilornis cheela
。
淡色型幼鳥
三坑棕三趾鶉.Barred Buttonquail@Taoyuan.2018/05/05
龍潭三坑離三峽算近且方便,所以沒特別想法時就到這裡找鳥拍,最早來此地拍鳥是為了棕三趾鶉(還有育雛中的
藍鵲飛行版
),不過這裡的環境十分多樣,有山有水有農田、草生地,在此也拍到過
八色鳥
、小鷉鷉育雛、
中杜鵑
、
竹雞
、
黑頭文鳥
、
夜鷹
等,是個小而美的地方。
棕三趾鶉.母鳥
害羞的公鳥
2018年9月29日 星期六
福寶穉鷸.Red-necked Stint@Fubow wetland.2018/04/18
紅頸濱鷸古名穉(音「雉」)鷸,台灣較常用紅胸濱鷸稱之,不過以牠夏羽的紅色部位而言,其實稱紅頸較貼切。小型濱鷸常成群活動,腳短色黑,覓食速度卻相當快速地在灘地抽插,並不容易拍到抬頭的清晰影像.學名:
Calidris ruficollis
。
冬羽時與雲雀鷸相似,以腳脛顏色區別較容易(不過換羽時腳色有時亦有變化),
雲雀鷸(長趾濱鷸)
腳稍長且為黃綠色,
紅胸濱鷸(穉鷸)
腳較短而呈黑色,夏羽時兩者差異較大並不難區分,這次也是我看過穉鷸最完全的夏羽羽色了。
2018年9月28日 星期五
大肚山黃頭扇尾鶯.Golden-headed Cisticola@Taichun.2018/04/18
黃頭扇尾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牠那嘹亮『美歸~美歸』的叫聲,繁殖季時對外侵的同類公鳥反應特別激烈,此時羽色也正當黃,相對好拍又特別漂亮,實在是值得一拍再拍,不過大多時候躲躲藏聝地對嗆又讓人恨得牙養養的……
大肚山算是我首次拍牠的地方,這次剛好中部出差明些時間去繞繞,再度見到十分開心。
2018年9月27日 星期四
高蹺鴴的激情戲.The love of Black-winged Stilt@Fubow wetland.2018/04/18
每年掃勸節回家鄉祭祖後總會去福寶拍拍高蹺鴴,年年都能見到牠們的激情戲,今年卻槓龜了……4月18日有機會再到中部,公務結束後就再繞去福寶看看,到達時已接近黃昏,拍攝的時間並不多,幸運地見到2場激情戲,總算沒中斷紀錄。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意見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