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der's Bird-watching Notes
Nikon D7200 + AF-I Nikkor 300/F2.8 or AF-S 200-500/F5.6
2017年9月26日 星期二
植物園松雀鷹.Besra@Botanical Garden.2017/05/09
松雀鷹外型頗似鳳頭蒼鷹,但在都會地區能見到的機會卻遠小於鳳頭蒼鷹,
2014年在台大校園
有過一場華麗的育雛秀,可惜該區域後來因為工程因素而不復見松雀鷹再來使用,相隔好幾年終於在植物園傳來築巢的消息,抽個早上2個小時前往紀錄一下。
之前在台大拍攝,母鷹幾乎難得一見(見到也停在好遠處),沒想到在植物園母鷹相對大方很多,也正值熱戀期,以前沒能紀錄過的交尾版,這次還能見到2次(第一次的屁股版就是了……),真是值得早起尋訪,聽現場鳥友講,一天上演7、8次春宮秀是正常的,好強……(末記,本次育雛3羽
幼鷹順利離巢
,其中一羽曾被鳳頭蒼鷹追殺,幸得園方收留保護一日後再放出,還算健康)
2017年9月21日 星期四
翹嘴鷸.Terek Sandpiper@Dayuan.2017/05/06
反嘴鷸,我比較喜叫牠翹嘴鷸,主要是避免與
反嘴鴴
混淆(外型不像但名字太接近),腳明顯較短,雖稍像
黃足鷸
,但身材明顯較纖細,加上細長且上翹的嘴喙,應該不難辨識。
台灣主要為過境性質,在秋、春過境時多出現在海岸沙灘,較少出現在淡水水域,數量較少.學名:
Xenus cinereus
。
蒐尋網路資料時,發現
維基百科/反嘴鷸
上的照片是我很早期以前拍的,不知何時會被換下來(畫質不佳啦……)。
2017年9月19日 星期二
擬傷.東方環頸鴴.Kentish Plover@Dayuan.2017/05/06
很多水鳥築巢在地面,沒有任何的防護,所以說對他們而言,要保護巢中的卵或幼雛,最好方式就是將天敵引開,所以這些水鳥就發展出擬傷的行為,用假裝自己受傷的動作來吸引掠食者的注意,漸漸地引開掠食者, 讓他的幼雛可以得到安全的保障,當然在適當時機,親鳥也不再偽裝而飛離。
在台灣繁殖的水鳥種類並不多,常見的有高蹺鴴、東方環頸鴴、小環頸鴴、燕鴴與小燕鷗等,其中
小燕鷗
與
高蹺鴴
偏向用威嚇、趨趕的方式來對付天敵,東方環頸鴴及
小環頸鴴
、
燕鴴
則多以擬傷的方式為之。
多年前在大園拍攝東方環頸鴴育雛是在大片頂海邊,車拍,可是近年規劃了自行車道後就不復見東方育雛的紀錄,倒是在竹園漁港的海埔新生地,有蠻多水鳥選擇落腳在在此地育雛,希望這片樂園能持續得久一些。
2017年9月12日 星期二
三坑公園藍鵲.Formosan Blue Magpie@Taoyuan.2017/05/06
台灣藍鵲飛行版從早期鎖焦式拍到最近嚐試追焦,發現自有不同的體會,龍潭三坑的藍鵲請見
之前的介紹
。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