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der's Bird-watching Notes
Nikon D7200 + AF-I Nikkor 300/F2.8 or AF-S 200-500/F5.6
2010年7月30日 星期五
Red-headed Babbler.山紅頭(紅頭穗鶥)
山紅頭為林緣、灌叢普遍存在的鳥,不過常常只聞其聲不見其影,鳴聲為一節稍上揚的「嘟.嘟.嘟-」接一節稍下沈的「嘟.嘟.嘟-」,然後重覆數次;偶有夾有較高亢的「救急~」鳴聲,可能為警戒音。顧名思義頭上磚紅色,身體橄欖褐,學名:
Stachyris ruficeps
。【
之後的拍攝影像
】
< div class="separator" style="clear: both;">
2010年7月27日 星期二
Collared Scops Owl.領角鴞
這是都會地區最容易見到的貓頭鷹(另一常見的是黃角嘴鴞,但偏好淺山環境),頭上經常豎起的角羽,是「領角」名稱的由來,羽色如樹幹,極具隱蔽效果,夜行性猛禽,台大校園經常出現也引起許多注目,台北植物園則有穩定的育雛紀錄,學名:
Otus lettia
。
2010年7月26日 星期一
Javan Pond Heron.爪哇池鷺
爪哇池鷺雖然主要分布在東南亞,不過在2007~2009年大園有一筆紀錄(從冬羽轉到夏羽再轉為冬羽),雖然就一隻但因為穩定出現,冬、夏羽都有相當多精采的照片,個人只有拍到冬羽,牠的冬羽幾乎無法與台灣可見的
池鷺(Chinese Pond Heron.2010)
【
池鷺冬羽.2013
】區別,但夏羽爪哇池鷺是金黃色系而池鷺則是磚紅色系,極容易區別(請參考:
2015.池鷺夏羽
)。這爪哇池鷺是在
泰國 Bang-pu
拍的……學名:
Ardeola speciosa
。【※2013年宜蘭再度出現第2筆紀錄.夏羽】
冬羽,和中國池鷺的冬羽實在難以辨識區別出來。
2010年7月23日 星期五
Red-wattled Lapwing.肉垂麥雞
肉垂麥雞眼窩有紅色肉垂(類似的鳥還有黃肉垂物種,其肉垂較大,我沒見過就是了),是東南亞、南亞水岸常見的鳥種,在泰國我都是在 Phutthamontahon(佛陀城,請參考:
泰國公園拍鳥經驗談
)拍攝牠們的,我稱牠們為此劇的迎賓鳥,學名:
Vanellus indicus
,和一般水鳥一樣,會以擬傷、轉移注意方式護巢。
2010年7月22日 星期四
Japanese Robin.日本歌鴝
稀有過境鳥,橘色上半身與前胸十分美麗,腹以下污白色,雄鳥在胸部橙色與灰黑色交界處有一條明顯的黑帶。學名:
Erithacus akahige
。
母鳥
2010年7月20日 星期二
Indian Roller.棕胸佛法僧
佛、法、僧是佛教的三寶,佛法僧這一類的鳥主要區區也在印度,加上大多色彩斑斕,符合佛經天堂中各種生動華麗環境內的七彩寶鳥相關描述,這也是吸引修行者增益修行進入天堂的誘因之一,中國境內普遍得見的種類就名為「佛法僧」或「三寶鳥」,台灣為有的過境鳥,其他種類就以佛法僧再冠上特徵為名。
棕胸佛法僧是東南亞及印度常見的佛法僧科鳥類,在泰國曼谷市區公園皆能看到牠的飛翔身影,性喜棲於樹木頂端,故雖易見但不容易拍攝。羽色以藍紫金屬光澤為主,十分美麗。學名:
Coracias benghalensis
。
2010年7月16日 星期五
Coppersmith Barbet.赤胸擬啄木
赤胸擬啄木,學名:
Megalaima haemacephala
,英名為什麼叫銅匠( Coppersmith)?好像是因為領域叫聲似打鐵的聲音 tonk 。牠和台灣的五色鳥是同科、同屬的,在泰國是普遍分佈鳥種,通常在公園就看得到,體型較為嬌小,羽色鮮豔繽紛,不過吃東西的狠勁可是和台灣五色鳥不相上下,也是鑿樹洞為巢。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意見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