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7日 星期三

夜拍黃嘴角鴞.The photography of Mountain Scops-owl



個人觀察經驗成功者只有近期的3次,加上之前多次的失敗與少數短暫接觸所歸納(尚未成熟仍待更多的證實),先貼文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2020年十月中秋連假會夜間出外找貓頭鷹有一半的動力是來自於陳宏瑋(德古拉)兄在臉書的經驗分享:近期黃嘴角鴞偏好停棲離地面近的位置,甚至會下到地面這段話。

於是到之前失敗但滿山貓叫的山區去碰碰運氣,找了個小溪旁的位置播放鳥音(一邊山坡一邊小溪谷),果真沒多久就聽到與之前經驗的回應,無聊地用手電筒照照,竟然就在我的頭上不遠的枝頭,而且位置真的不高……也不像之前少數短暫接觸的經驗,這次小貓對燈光、我的些微移動似乎沒有在意到會馬上離開,雖然器材在手電筒燈光輔助下對焦不甚靈光,但還是能拍到許多照片(因為要等閃燈回電的時間,也不能快速連拍)。10月4日還見到2羽黃嘴角鴞打架掉到地上,可惜調好燈光照射到對完焦,已經有一羽飛離,留下的嘴上還叨著對方的一根羽毛……(如本文第一張照片)

從種種的行為推測,9月下旬到十月應該是黃嘴鴞的配對期,所以領略性特別強,(在台北植物園的領角鴞幼鳥大約是十二月至一月出巢,時間點也大致能關聯得上),冬季繁殖這件事有些推翻個人一直以來認為鳥類是在春夏繁殖的刻板印象。

器材部分介紹一下吧:

手電筒建議是單段式的,市面上最多的是時暗時閃的多段式手電筒,實在很不方便,購買時要仔細挑一下,各式手電筒應該都有變焦功能,這個很有用。亮度當然要找亮一些的,18650電池不要買太便宜的(很多雜牌的電量標示都灌水),電力不足時亮度會降低。

鳥音要夠大聲,我用戶外教學用的大聲公(像早期收音機那種不是喇叭形狀的),有藍牙就用藍牙,沒藍牙就用音源線,播放器用汰換下來的手機(在役的也能用啦),會什麼用手機?主要是打字找鳥音很容易,而且能選個幾種鳥音輪流播放,不會只有單一鳥音太單調,沒鳥音時還能立即上鳥音網(Xeno-Canto)蒐尋下載就能使用。

為求方便我沒用腳架,但是蠻建議用腳架的,因為在貓頭鷹習慣停在固定位置時,可以減少開手電筒或直射燈光的時機(為了對焦,手持拍攝時焦平面會飄來飄去,要經常開燈或將燈光對正主角補對一下焦),小貓停留的時間就會更久,而且少了燈光的干擾,貓頭鷹的動作也會較自然,比較不會要躲燈光而將頭轉到背面。

閃光燈只要支援TTL,GN值當然愈高愈好,大陸製的神牛閃燈很實惠,TTL也很準,可以參考看看;3號電池(AA)只推薦enelop黑色,低自放電且回電夠快,減少等待回電的時間超有感,不可以設自動 iso,會無法計算TTL的光量,怎麼拍都無法正確曝光(以Nikon而言),至於iso值,就看距離遠近,燈光可及程度度調整(我習慣用640戌800,但距離遠時就要再增加)

環境部分個人還在摸索,不過在三峽,山區的黃嘴角鴞數量明顯多於領角鴞,幾乎是各處都有,在我的拍攝點也有褐鷹鴞的回聲,就看何時機緣來到了。

2020年10月3日拍的:














2020年10月4日拍,這一天最親民最好拍。

























10月6日拍的,這一天站的位置很不錯但對手電筒比較敏感,沒按到幾張。







8 則留言:

  1.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2. 回覆
    1. 許多鳥類研究都使用回播法,他們也都會在報告中交待,我也只是交待拍攝方法,既無炫耀也無鼓吹之意。
      這是個人小小的空間,來訪的人也是極少數,若是污了您的眼,請見諒,也請您高抬貴手放過,不看就是了,沒必要留下這種評語。

      刪除
    2. 你是在做研究嗎? 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吧!

      刪除
  3. 連黃嘴角鴞也要誘拍,鳥功是有多爛啊?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