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8日 星期五

大園紅腹濱鷸.Red Knot@Dayuan.2018/06/02

Red_Knot_0280

鷸鴴科鳥類是候鳥遷徒的最典型代表,其中最被常提及的大概是塍鷸類的斑尾鷸有7天連續飛行超過一萬公里的紀錄(從紐西蘭到韓國鴨綠江),而紅腹濱鷸則是遷徒距離最長的鳥種(從南美末端到北極,約14,000公里),最焦點的是族群數量銳減至不到500對的琵嘴鷸,本文主角紅腹濱鷸也是族群銳減的一員(但尚未達受保護等級)。

依據研究顯示,紅腹濱鷸的體型因地球暖化影響北極食物而導致體型減小(因牠的嘴喙較短,覓食上相較長嘴喙的鷸科鳥就比較不利),在國家地理雜誌的有關「鱟」節目中,順道也提了紅腹濱鷸與鱟的命運有被淘汰的連結(可參考美馬里蘭州限制鱟卵採收 讓紅腹濱鷸在歸途飽餐一頓(環境資源中心))。

紅腹濱鷸在台灣算是較少見的鳥種,短暫過境性質居多,大園近年常有小群過境(很少超過5隻個體),會在許厝港海灘與李厝的休耕水田間移動,依此習性來判斷,應該是同一個家族年年造訪(請參見我早期的網誌:2008/5/23.大園紅腹濱鷸(漂鷸)),可惜今年只剩2羽個體,觀察羽色,應為一雄一雌,合理判斷是一對夫妻,希望牠們今年育雛順利,明年帶小孩再回來大園作客。

紅腹濱鷸又名漂鷸,夏羽全身磚紅很有特色,繁殖地在北極或稍南的凍原地區,極北適合繁殖的氣候會較晚,這也是6月還能在台灣見到牠們過境的原因(北方適合繁殖的時間未到),學名:Calidris canutus

Red_Knot_0167

Red_Knot_0026

Red_Knot_0238

Red_Knot_0243

Red_Knot_0286

Red_Knot_0293

Red_Knot_0311

Red_Knot_0314

下面這張照片可以見到牠的嘴喙有細鋸齒

Red_Knot_0320

Red_Knot_0421

Red_Knot_1079

Red_Knot_1137

Red_Knot_1285

Red_Knot_1349

Red_Knot_1429

Red_Knot_1433

Red_Knot_1435

Red_Knot_1534

Red_Knot_969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